中纪委披露医疗系统溃烂窝案:县医院药剂士敛财万万,上市公司行贿
医疗系统惊现“塌方式溃烂”,上至地方卫健系统“一把手”,下至州里卫生院通俗医生,逐一沦陷在药商的款项诱惑中。
12月10日,中纪委网站发文披露了一起地方医疗系统的溃烂窝串案,从杭州市桐庐县卫生康健局、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、第二人民医院、第三人民医院等机构“挖出”一串医疗系统的“蛀虫”,共有5人被判刑,4人受到降级、革职等政务处分,11人受到警示约谈、责令检查等问责处置。
在这起“系统性窝串案”中,涉案最为惊人的是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药剂士王晓俊。法院判决书显示,光是王晓俊伙同他人或单独收受的药商“回扣”金额,就高达1037.4万元。同时,多家上市医药公司泛起在法院认定的行贿企业名单里。
今年11月,国家医保局刚刚宣布了医药企业信用评价的“黑名单”制度,其中包罗了对药企举行医药商业行贿行为的裁量,并与药品集采举行联动挂钩,对于失约品级评定为“严重”和“特别严重”的医药企业,将限制或中止该企业所有药品和医用耗材挂网、投标或配送资格。
医药战略照料周树向《中原时报》记者示意,医院引进新药要强化监视规章制度执行,应该严酷遵照“临床科室按需申请―药事治理委员会论证决议―药剂科按计划采购”流程,而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说了算。同时,医保局提高信用评价“黑名单”药企集采买卖条件方面的门槛和惩戒,倒逼企业营销方式变化。
小小药剂士编织生意大网
作为医院药剂科的下层工作人员,药剂士若何做到在短短几年之内受贿上万万?
王晓俊这位来自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的下层工作人员,“能量”十分伟大。他拿利益允诺作为诱饵,以“统方”串起多家医院,编织了一张笼罩桐庐卫健系统的溃烂大网,网住不少医疗系统内的医生和官员。
医疗行业内将医院处方用药数据称为统方,药商却称之为“临床维护费”,为了盘算给医生回扣的金额,药商需要获得每种药的开方数目,这一“商机”成为王晓俊敛财的主要手段。
他先是从自己所在的桐庐一院信息科工作人员蒲某入手,每种药每月向药企收“统方用度”200元,所得利益两人均分。尝到甜头之后的王晓俊,贪心逐步放大,最先在桐庐二院、三院、中医院等县内其他医院“拓展营业”,笼络生意“合伙人”。
之后,通过熟人关系,王晓俊找到了桐庐县中医院信息维修组原组长雷郑辉,轻松地将对方也拉入了自己的生意网中。
随着王晓俊旗下统方药品品种数目增多,统方总用度变得数额惊人。据雷郑辉供述:刚最先的时刻,需要统方的只有4、5个药品,到2018年时,他一个月最多能拿到2万多元。每个月尾,王晓俊都会把现金送到他家小区门口。